推动医疗创新守护患者光明奋斗者正青春

月子 来源:人民网 2022-09-05 12:15 阅读量:7741   

拍个照片就知道有没有白内障,太方便了!8月22日,在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白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7岁的吕波坐在AI眼科医生面前,下巴前倾,眼睛直视前方,开始了人工智能机器人的会诊几分钟后,一份诊断报告打印出来,白内障,黄斑变性,高度近视等眼疾信息一目了然

将优质医疗资源推向基层的AI眼科医生,是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林浩天的科研创新成果之一10多年来,这位80后眼科医生把自己所有的青春都献给了保护患者光明的事业他不仅在先天性白内障治疗方面取得突破,还率先探索利用人工智能赋能眼科诊疗,实现了多项从0到1的创新突破,获得了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荣誉

2004年,林浩天从中山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选择在中山眼科中心学习他下定决心专心从事眼科研究,成为一名光明使者:给别人带来光明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去病人最多的领域抱着这样的想法,林浩天把白内障防治作为自己的主要临床工作和研究方向,向白内障这一致盲眼病发起了进攻

林浩天介绍,老年人白内障手术早已成熟,但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一直是世界级难题儿童的眼睛发育尚未完成,其解剖结构和特征与成人有较大差异手术难度大,风险大,复杂林浩天说,在我国,先天性白内障的患病率约为万分之五,其中致盲率为12%—30%一旦生病,对孩子的生活和家庭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2010年起,林浩加入导师刘一智团队,研发微创和超微创白内障技术临床工作后,他一直在科研的冷板凳上经过多年努力,他的团队通过激活原组织内源性干细胞的损伤修复功能,实现了功能性晶状体再生,为先天性白内障儿童设计了微创手术技术,为无数儿童家庭带来了希望

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林浩天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眼科医疗的痛点——大多数基层医疗机构没有专业的眼科诊疗力量,而患者却拥挤在三甲医院的眼科林浩天每周的白内障门诊,连续看五六十个病人,他经常连口水都不喝

"科学研究必须面对病人最迫切的需求."林浩天说,在积累了大量临床数据后,他开始思考如何盘活仅作为档案保存的数据,用于临床诊断自2013年起,他将研究重点放在医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试图寻找更有效的防治致盲眼病的手段,为基层医疗机构赋能

从人工收集数据,到模型算法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再到逐步实现疾病的自动诊断和预测,从白内障诊断到角结膜疾病,眼底病,近视疾病,再到通过眼科的诊疗数据提示和筛查全身性疾病,林浩天团队像先锋牛一样不断创新,一步步将梦想变成现实。

发布《眼科标准数据集》行业标准,开发建设人工智能白内障诊疗云平台,组建眼科人工智能机器人门诊,完成眼科人工智能各种疾病的现实世界研究林浩天团队先后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并已获得一系列技术专利,获得国家医疗产品管理局颁发的眼科人工智能软件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

在广州越秀区,林浩天团队研发的AI眼科医生已经完成了三个社区居民常见眼底病的筛查社区只需要一名操作裂隙灯显微镜的工作人员,就可以实现白内障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如果需要手术,可以一键转诊到医院做手术目前,林浩天团队正在粤港澳大湾区各级医疗机构应用眼病智能诊疗技术,探索基于人工智能的眼病三级诊疗新模式

林浩天的工作很满,因为要出门诊,要做手术,要给本科生上课,要带研究生,还要兼任多个社会职务但即便如此,他还是要每周抽出一个上午,召集课题组开会,点评每个学生的研究进展,解疑释惑

虽然人工智能可以减轻医生的负担,但眼科医生的力量还很薄弱,加快人才培养非常重要林浩天说,他要求学生用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团队里的每个人都牢记一句话:患者的需求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针对儿科眼科医生短缺,婴幼儿难以配合医生检查的情况,林浩天团队录制了标准医院场景下的婴幼儿用眼特征和用眼行为视频,分析了4196名婴幼儿共计20980分钟的行为表型视频数据,建立了基于行为模式的婴幼儿智能视觉功能客观筛查体系,在儿童失明防治方面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

争取不久的将来,家长不用带孩子去医院,只需要一个视频就能判断孩子是否有视力障碍林浩天说

人民日报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